『不管你是抱著朝拜心理,還是參觀心理,只要進寺廟去,大殿裡那種特有的酥油和檀香混合的氣息都會把你變成神情肅穆的人。
那些巨大.厚重.華麗又莊嚴的大殿裝飾,會迷住你,或者震攝你。透過高粱大柱,你的目光會變得安定。那些威嚴佛像,會讓你的心靈莫名地乾淨。滿屋富麗堂皇的彩繪壁畫,又會讓你情不自禁地折服。一條條金紗貢緞從金剛大柱上飛撲而下,其間的金色光環,會打花你的眼睛。織金綉錦的巨大寶幢,端立在內堂中央,金碧輝煌,也會叫你感應自身的渺小,亦如一介塵埃。』(摘自 酥油)
羅布林卡壁畫,圖片來源:於此
哲蚌寺措欽大殿圖片來源:於此
我不是佛教徒,到西藏前根本不識蓮花生大師,熟料這次的西藏之旅變成了一趟朝聖的旅程,走訪了大大小小的寺廟和洞窟,聽了許許多多的佛教傳說和故事,漸漸地也隨著藏人們走出了感情...
很難不被藏人們虔誠而堅定的信仰感動!很難不被莊嚴肅穆的佛教殿堂感動!很難不折服於那細緻多彩的壁畫!
所以,就來一趟寺廟巡禮吧~
最負盛名的大昭寺,永遠人頭鑽動(即使是大半夜仍不乏磕長頭者在此虔誠禮佛...)
大昭寺堪稱拉薩最具代表的寺廟。藏人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裡供有 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這尊佛像如此珍貴的原因是:這尊佛像乃經過佛祖釋迦牟尼本人親自開光加持,藏族人認為見到這個佛就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因此許多藏族人不論生在何方,一生都要上拉薩大昭寺朝聖一次,可見其在藏人心中之地位!
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
桑耶寺建築十分具特色,中心佛殿融合了藏、漢、印三種風格,四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有紅、白、綠、黑四個塔,象徵四大天王。這座寺廟興建於八世紀,是蓮花生大師親自選址修建的,因此特別殊勝,並且有了許多傳說...譬如:每年藏曆一月十日桑耶寺都會舉行宗教儀式跳金剛舞,此時就會湧入大量僧人和信眾,因為傳說蓮花生大師每年在這天都會騎著太陽的第一道金光重返雪域大地看看他的子民們。還有更多更多的故事,有機會另闢專篇分享囉!
以辯經聞名的色拉寺
色拉寺以辯經聞名,觀光客湧入色拉寺為的就是觀看每日下午的辯經,而藏人們扶老攜幼到色拉寺為的卻是那觀音憤怒相之馬頭明王。
拉薩的傳統習俗是,小孩出生後必被帶去馬頭明王前參拜,並給喇嘛在小孩鼻頭上抹上黑灰,以保佑小孩平安長大。據說黑灰有辟邪作用,如果小孩時常夜晚哭鬧,帶去馬頭明王前被點一下黑灰,馬上就可壓驚,不會哭鬧,百試百靈。
每年雪頓節以曬大佛聞名的哲蚌寺:雪白的建築,猶如堆積在山上的一堆大米
哲蚌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廟,名僧大佛輩出。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弟子所建,並供有由宗喀巴大師親自開光加持的強巴佛(未來佛)。在布達拉宮修復擴建完成前,一至五世達賴喇嘛都居住於哲蚌寺內。寺內藏品豐富,擁有大量明清時代之經書、佛像、唐卡、瓷器等等。
因有著神奇療效的溫泉而來到偏遠的徳仲寺(一大早,泡完溫泉,跟著老人家們轉轉寺廟)
傳說德仲寺初建立時,有個妖魔想毀掉它,於是打了一個泉注滿毒水,企圖用毒水淹沒寺廟,直貢護法女神竭力阻止卻仍不敵,碰巧蓮花生大師於此修行時看到,丟下手中的金剛杵相助,從此毒水變成了對人體有益的藥水。有些藏人子女為表孝心會在冬天過後春天來臨之際,訂好兩週到一個月的住宿,讓父母到德仲溫泉來好好泡一下溫泉,據說可治百病。
文革期間遭到嚴重浩劫的小昭寺(被毀佛像雖已修復,但人潮遠遠不如大昭寺熱鬧...)
小昭寺乃由文成公主主持,並由文成公主從內地帶去的建築工匠所修建,採漢唐風格,大門朝東,望向公主之故鄉:長安,與大昭寺同時建成。小昭寺在朗達瑪滅佛時期即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經元、明、清時期修復,又興盛起來,然而它卻沒有逃過文革時期那毀滅性的破壞:建築被拆除,文物被劫一空,僧人皆逃離...小昭寺一度淪為倉庫用途,不勝唏噓阿!
變成濃濃商業氣息的倉姑寺
倉姑寺是拉薩城中最有影響力的尼姑道場,也是拉薩城中達官貴族女子們學習佛教文化和各種知識的女子學校。
倉姑寺的院子裡,有一個甜茶館,傍晚時分如果在八廓街走得累了,可以學藏人們來此休憩,喝喝甜茶,吃吃藏面、藏包子、涼粉,好不愜意。
旅程向西行開始進入班禪的領域:一世班禪主持修建的白居寺
白居寺乃建於15世紀初,為江孜法王 繞丹貢桑帕邀請宗喀巴兩大弟子之一,也是後來的一世班禪 克珠杰大師一起主持修建而成。建築風格獨特,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相傍渾然天成,相得益彰。是一座薩迦派、格魯派、噶當派共存的寺院。白居寺旁之白居塔可不是普通的佛塔,乃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塔有九層,高達32米多,有77間佛殿,108個門,殿內繪有十餘萬佛像,故有十萬佛塔之美譽。
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乃於西元1447年,由宗喀巴兩大弟子之一的根敦珠巴(後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所興建。在西元1600年時,又在四世班禪主持該寺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歷代班禪對扎什倫布寺均有擴建,寺內措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規模龐大,可謂後藏之布達拉宮。寺內最著名的殿堂為,九世班禪主持修建之強巴佛殿、十世班禪靈塔殿、5~9世班禪合葬靈塔殿、四世班禪靈塔殿等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上絨布寺
上珠峰的隔天起個大早,被當地藏人帶往海拔5200m的上絨布寺,寺內有個小山洞,據住持介紹說此乃蓮花生大師修行洞,蓮花生大師就是在此修得大法,洞內有其手印、腳印、和大鵬鳥印等等。(說也奇怪,外面天氣寒冷,加上在高海拔地區爬山難免氣喘吁吁,但一入洞內濕潤溫暖,人感到十分舒適。)
在公路邊的聶當大佛
相傳元朝帝師八思巴從元朝帝都北京返回薩迦寺途中,雖身所帶之釋迦牟尼佛雕像突然開口說要留在這兒,於是就繪了這尊巨雕佛像於此。
聶當(或稱聶塘),藏傳佛教後宏期之阿底峽大師圓寂於此,人生最後在此地收徒傳法整整九年。
扎基寺: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來西藏,也要來去一下財神廟?!(在西藏第一回看到燒香的寺廟...)
扎基寺據說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寺廟雖小,香火卻很旺盛。朝拜必備三件東西:桑枝、青稞酒、哈達(門口都有賣)。據導遊說,女生還可買花供奉,可保佑來世一樣生得貌美如花。扎基寺裡供奉的主神是 “扎基拉姆“,據說是拉薩城和達賴喇嘛的護法神 吉祥天母 的世間化身。由於 扎基拉姆 有求必應,所以這裡才會香火鼎盛。
扎基寺是色拉寺的分寺,扎基寺裡的扎,指的是扎巴,也就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藏文中的4,所以扎基寺本意是 "4個僧人的寺廟",那是因為最初這裡只有色拉寺派來的四位僧人在管理。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主寺:楚布寺
楚布寺是噶瑪噶舉派的主寺,是歷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駐錫地,由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於西元1187年修建。舉世聞名的活佛轉世制度也是在這裡創立的。
扎西島寺:在神聖的薩噶達瓦節正日子(藏曆4.15)來到納木錯聖湖旁(聖湖太美,遺憾待的時間過短...)
藏曆的四月十五日被稱為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乃釋迦牟尼佛誕辰、成道、涅盤的日子,對藏人們而言這是個十分神聖的日子!在這一個月份,藏人們多會吃素、放生和勤轉經,特別在四月十五日這一天,所有藏人們都會休息一天,到寺廟、聖山、聖湖去轉經。
最後,以在西藏隨處可見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作為總結以及祝福。
PS: 留言寫下最感動你的旅遊故事,即選出一名送我從西藏帶回來的項鏈!
“嗡“ 對應的是六道輪迴裡的天道,九世班禪對 “嗡“ 的解釋:
嗡,系
三字組成,即瑜伽正體,身口意相應成就。念此字時,常念佛及觀世音菩薩成等正覺時,身口意淨業悉皆相應成就,由此佛力加持。我等之身口意應於佛之身口意成為一體,妙淨莊嚴,更以此三密相應,發為五智。
摘自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六字真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