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的這段期間,我目睹了一場「外婆逗弄孫女」的劇碼;然而,那個畫面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不是因為「溫馨」,而是它引發了我內心極大的「恐懼」...

 

或許是出於童年經驗?!

我感受到似乎一觸即發的「暴力」氛圍.以及強烈的「控制慾」

所幸,外甥女還有個「媽媽」可以求救。

小時候的我,是怎麼活過來的呢?我不禁納悶...

無怪乎我的個性養成如此壓抑.隱晦的模樣。

 

600_phpDpjk0Z.jpg

網路圖片

 

那個場景是:

外婆喊著要幫長髮過肩的五歲孫女綁頭髮,孫女不依,不願意乖乖服從上前,自顧自地玩耍著;外婆喊了兩聲後,拿著剪刀走到孫女面前,恐嚇地說:「不乖乖讓我幫你綁頭髮,我就把你的頭髮剪掉!你說,要綁頭髮,還是剪掉?」語氣之兇殘,搭配上剪刀喀嗤喀嗤的聲響,不僅讓孫女大哭出聲逃跑出去找媽媽,我也一時以為我媽真的要將外甥女的頭髮給剪了,差點跳起來阻止...我強壓住內心的衝動,接下來的畫面就像慢動作播放在我眼前展開。外甥女跑到門口大喊媽媽,哭訴外婆要剪她的頭髮;聽著外甥女哭訴完畢,過一餉,我才聽到媽尷尬地笑了起來,彷彿從哪兒剛醒過來般,自嘲著說:「xx最現實了,當媽媽不在時,都是阿嬤幫忙綁頭髮的,有了媽媽就忘了阿嬤。」

 

我深深覺得我的家人(包含我自己)都有「控制情緒」的障礙。

 

外甥女這回是逃過了,但我不禁去想,如果今天沒有大人在家,只剩下我爸媽和手無寸鐵的小外甥和外甥女,無辜的孩童會遭受到怎樣的情緒暴力(和恐嚇)?

更甚者,我想問,小時候的我,是不是也曾經無數次屈服在那樣的「暴力」之下?

 

埋藏在我內心最深的恐懼,會不會原來,源自於我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童年經驗)...?

 

 

--

第二則故事:

 

那是一次次心碎的聲音

我差點無法自制地嘶吼

那皺巴巴的大衣外套,廉價毛巾棉被塞滿的衣櫥,整燙過的美麗洋裝一件件都被擠壓得蜷縮成一團

一種油然不被珍惜和重視(棄之如敝屣)的心情

壓得我喘不過氣!

我的心情就像那件皺巴巴的大衣外套,糾結成一團

 

我留在家裡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但多數留在家的物品都是我的珍藏,而幾乎每一樣物品,都在沒有過問我的情況下,被丟棄,或者糟蹋!

 

大口深呼吸過後

近來靜坐的習慣,讓我查覺出即將失控的自己,勉力維持著理智的最後一根線去思索著:「除了崩潰憤怒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現狀?」

終於,我慢慢鎮定下來...

開始著手去整理我的衣櫥,試圖讓它恢復以往我習慣的井然有序的模樣

我取出那一大包毛巾和棉被,找到衣架掛上大衣和洋裝,讓衣服可以自自然然舒服地伸展著

在我那麼做之後,奇妙地,隨著衣服的伸展,我糾結的心也跟著舒展開來了

接著,我還生出勇氣對著我姊說:「我有件事想跟你說」「請不要再把東西亂塞進我的衣櫃」

我開始學著溝通,學著表達我的需求:「我需要被尊重!」

為此,我給自己一百分!

 

 

--

第三則故事:

 

我特地費盡心思將沈重的一小箱書本提回家

那是我視之如珍寶.可以創造豐盛人生的創意書籍

想將他們捐贈給地方圖書館(期待家鄉的小朋友可以早我好幾十年受惠,提早擁有人生的智慧)

然而

一年後的今天,我才知道,我姊不僅沒如我所託將書捐贈出去

更甚之,將裡面的書本通通丟棄,只留下小箱子在家拿來裝玩具

 

呼..............

 

我的內心長嘆了一聲!

表面上,我沒有多說什麼,只回了一句:「還好我不是書的作者,不然我肯定傷心死了!」

其實,我的內心著實心痛著............

 

 

--

結論:

那些留在家裡的衣服書本以及我的物品都象徵著一部分的我

我被迫親眼見證那一片片的自己被撕裂被糟蹋被消滅

不論我怎麼自我催眠,每一次回家多少都帶著破碎的心歸來.................

無怪乎,每每和家人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我總要獨處好一段時間,才能再升起前進的動力!

 

 

 

 

[Feb 4 補充]

2月2日年假後的第一天上班日,我在微信上看到下面那篇文章,不禁莞爾。

家乡是回去了不知如何是好,离开了又很想念的地方

 

啊,原來大家歸鄉的心情都這樣類似!我的不知所措,似乎也就合理了起來!(我又何必總是如此自己為難自己?)

“其实,在城市里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过年回去除了陪伴下家人,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挺无聊的。一般回家的头两天都还高兴的,第三天就觉得没劲了。看春晚有种鸡肋感,看着热闹,实则无感。”

是呀是呀,回憶起來除夕和初一頭兩天的假期還算有趣,雖然總是吵吵鬧鬧(也偶有差槍走火吵架的時候),但陪伴彼此的興致還是有的。到了我和父母獨處的最後兩天,簡直是災難!

螢幕快照 2017-02-04 上午11.39.54.png

最後這一段,寫得更是貼切!

今年回家過年,我聽到爺爺奶奶的房子(也就是爸爸和叔叔們長大的地方)要被賣掉了,既驚訝,又有點惆悵...

看來時間真是一點也不留情地在將我們往前推進!如同文章裡所說的:「我們終將成為新城市人,或者光鮮,或者苟且。

 

 

 

 

FotorCreated.jpg

[Feb 4 補充]

是的,我可以持續抱持著這種自怨自憐的態度活著。

又或者,我可以在承認我受傷了之後(認知並接受自己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不選擇自憐療傷,而是用另一種更高維度的視野來解讀(轉化)我的處境,以產生更多勇氣和力量往前進?

這個想法出現在我的腦子裡,在2月3日看完電影「關鍵少數」之後。

所以,我把標題由「2017春節_暴力 vs. 恐懼」改成了「2017年假期間,我是怎麼面對我自己?」

 

接著,今天早上,我在臉書讀到以下文字:

螢幕快照 2017-02-04 上午11.01.58.png

彷彿又一次上天在對我提點:「拿起畫筆,勇敢上色吧,別讓生命只停留在單調的灰!」

以此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xur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