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總結我的心得,分為以下三點:
1. 如電影般,充滿想像:
張雍 的攝影作品充滿了故事性,帶著動感(有著節奏韻律,更像音樂),人物躍於紙上向我訴說他們的故事,像看電影一般,我走入了張雍的生活,也進入了影像中人物的世界,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
2. 敞開的心
透過一幅幅攝影作品我們得以一窺攝影師 張雍 的生活樣貌。
老婆.小孩.老婆親戚.狩獵同伴,這些是 張雍 拍攝的主角們,張雍 用相機記錄了生命中每個悸動的片刻,並將影像作品重新剪接排列,以詩句般陳列出來。像是敞開了雙臂,歡迎每位觀者成為他的朋友。內心要有多麽大的能量,才能如此敞開啊!
3. 暫停的時光
張雍曾經出版一本攝影集,書名 <<要成為攝影師,你得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
張雍的老師 Viktor Kolar(捷克紀實攝影師)曾對 張雍 說:「攝影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你跟那些人的關係,怎樣維持一個尊重,怎樣跟那些新朋友,一起去享受那個過程。技術就你自己學吧。」張雍說:「要成為一個好的攝影師,先學會做個好人」
張雍 的慢,讓我看到更多細微的美!張雍 的慢,觸動了我的心!張雍 的慢,讓我的時光在欣賞他的作品時,也慢了下來!
接著,讓我帶大家在這裡大略地走一趟這個展覽:
第一展間: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Fleeing from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這是攝影師 張雍 最新作品,首次公開展出。
“難民和我們很像,也用蘋果手機,也有家庭孩子,有些家庭並不貧窮,只是礙於戰火,他們被迫遠離家鄉,尋找生活的港灣”,聽著導覽員轉述,我才知道我對世界彼端了解得太少。誠如攝影師所述,「難民就像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那一面的光影」,尤其對於每天只懂得追求小確幸的我們來說,難民潮是在電視裡偶而會看到的新聞,那仿若另一個世界般遙遠。
位於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邊境的Rigonce,像是把手槍從巴爾幹半島不停駛來的難民火車,讓這把手槍自動上膛,從這裡將難民們射往西歐的心臟,就像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那一面的光影,既然無法親眼目擊,久而久之更沒有人會在意,像個孤獨的太空人。我帶著相機與不解的心情獨自漫遊在月球背面的泥濘小徑,繼續尋找不只是生命,而是人性本善其實存在的證據。(by張雍)
無處寄送的祝福與問候,成了展間牆上的一處空白。
第二展間:她們(They | Ward Nr. 2)
這裡展出的是張雍早期留學捷克布拉格影視學院碩士班的作品。
從這些影像中,我看到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驚嘆於 張雍 的畢業作品是如此地傑出,無怪乎他的老師會對他說:「若他不繼續攝影實在太可惜了!」
張雍花了近3年時間定期拜訪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療養院Bohnice與二號病房一群小姐與女士們正努力擺脫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官能失調困擾的故事。在展間作品的安排上,將系列作品特別置於入口處的斜對角,這是展場最邊緣的位置,就如同當初拍攝時太太們最喜歡的吸菸室的位置,就在二號病房裡長廊盡頭左手邊那不起眼的地方。
第三展間:慢版 & 日光節約時間(Adagio & Daylight Saving Time)
第三展監位處整個展區的中間,如同攝影師左右心房心室的分野,張雍於此安排首度公開展出的10幅 <慢板|Adagio> 系列
與16幅 <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系列,
兩者皆為黑白底片攝影作品,將兩者置於同一展間,營造紙上電影的氛圍,並示範了許多只有相機而非物理性雙眼能看見的視野。
第四展間:遠方的獵人 & 獸醫(Hunters from Afar & The Veterinarian)
這是關於那些在大自然裡的人們的展間。
<獸醫|The Veterinarian> 系列,獲得2012斯洛維尼亞新聞攝影獎年度報導攝影獎(人物類)首獎
第五展間:兩顆星星之間的虛線(Pieces)
這個系列獲得了 2012年斯洛維尼亞 EMZIN 攝影比賽年度攝影作品的首獎。
攝影師 張雍 以手機隨手紀錄 2010 年從捷克初搬到妻子家鄉 斯洛維尼亞新環境.新生活裡的故事,更是張雍首次透過色彩來說故事的彩色系列作品。So sweet~
第六展間:蒸發(Evaporation)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展間,12幅作品呈現如同公路電影般的詩意:搭配腦海中的爵士樂,點根菸,我跟著影像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想像之旅。
學學3樓色彩美感教室同步展出:第二個童年(Childhood Once More)
此系列為首次於台灣公開展出的作品,共有66幅。既甜蜜,又充滿愛意。
取名第二童年來自攝影師對那段曾經存在但卻逐漸模糊的童年記憶,藉由紀錄大女兒 Sonja 的成長紀錄,彷彿有機會重新經歷一次那段珍貴.對人生有決定性影響的童年時光。
看完了作品之後,你一定和我一樣對攝影師充滿好奇,想進一步認識他,那就來看一下 張雍 的簡介吧~
張雍,原來還這麼年輕,今年才38歲,卻有個老靈魂,自稱上輩子應該是南斯拉夫人,目前住在東歐,對自然.對人有著無比的崇敬,從不操弄拍攝物件的角度,講究的不是拍攝的原理(譬如:構圖.比例.光線等),只是讓故事在眼前自然呈現。張雍 是個用「心」按快門的人,無怪乎每一張他的作品,總像是要對向你訴說些什麼...
張雍 說:「精準地按下快門,就是一次擁抱!」
他又說:「每拍一張照片其實都在問一個問題」
最後,他說:「人永遠比攝影重要!」
想對張雍有多一點了解的人,不妨聽聽 劉軒對張雍的專訪:https://www.facebook.com/i.am.xuan.liu/?fref=ts
我肯定會會開始持續關注 張雍,並且買他的攝影集來看!
光是爲了一個願意「慢」生活的人,為了一個對人抱著無比善意和尊重的攝影師,這兩個理由,就足夠讓人尊敬,並且學習!
張雍 的攝影展,一點也不高冷,既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也很容易懂。非常推薦大家在八月底前,前往欣賞!
(日後,我肯定還會再在這裡,跟大家報告我閱讀張雍作品集之後的心得。也歡迎你跟我分享,你對張雍 以及他的作品 的看法!)
延伸閱讀-1:
難民現場 - 夜 |Rigonce,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 / 克羅埃西亞邊境 25.10.2015
眼前被清空的等待區,是這輩子見過最蒼涼的風景。 夜幕低垂,警方能見度因此侷限,這回讓我更輕易地繞過黑糊的曠野再次進入等待區和剛抵達的難民們見面。逃難現場的時間是全然獨立於現實世界以外自成一格的象限 ,裡邊黏稠的時間感是那樣特別,難民們將所有的盤纏牢牢綁在腰間,家當全數塞在背包裡邊,除此之外他們一無所有,但有的是時間。現場許多人問我這裡是哪裡,卻從來沒人問我現在幾點...
- 張雍《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
延伸閱讀-2:
原來 HTC 曾經跟 張雍 合作過,而且合作的很早,從 2010年就開始。獲得斯洛維尼亞 EMZIN 攝影比賽年度攝影作品首獎的 Pieces 系列作品,就是用 HTC 手機拍的!酷耶,曾經的台灣之光 HTC 原來做過這麼屌的事!
Reference 本文許多資料來源:學學展覽介紹 http://www.xuexue.tw/simon/abo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