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現在趕快“掙大錢”,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成長為配得上“大錢”的人。等到那個時候,自然會有與你相匹配的薪水來找你。
 
 

 

李笑来說:
经常听人说“认真就输了”,但我和这位读者的想法是一样的:
认真你才会赢。
能够说出“认真就输了”这种话的人,永远只能为老板打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才是工作的主人,而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其实更准确的说,我们不应该讨论“认真”这件事,因为它实在是太理所应当了。
在我看来,不论你做任何事,认真都应该是个必备项。所以说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认真的习惯,而不是在那里纠结自己该不该认真。
表面上肯定是有输赢的,那些总是认真的人肯定会“吃点亏”,但如果你以更大的视角去看的话,那些认真的人才是真正占了便宜的人。

 


 

並聯or串聯,這觀念除了不曾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之外,我還有非黑即白,非A即B的簡單兩極思考邏輯。
 
工作可以不只是工作。原來,工作可以和成長並聯,工作也可以和生活並聯!
 
另外,我還有個嚴重的缺陷:“大事憑感覺,小事多琢磨”。
 
更糟糕的是,過去的我總引以為傲...這些思考謬誤一直深植在我的腦海裡。
 
直到此刻,才被笑來老師點破。你想想看,時近中年的我,在讀這篇文章的同時,罵了多少次髒話麼?“ooxx,過去在我選擇時,怎麼沒人跟我提過這些道理啊?” 悔恨不已!
 
包含“少說多做”也是。
 
求學時代,少說多做相對容易做到,畢竟當時誘惑少,而且成功的標準(成績)比較單一。
 
出了社會,能拿來說嘴和比較的東西就多了。當我開始要堅持一件事情時,老有不少包裹著”為你好“糖衣的"評論家們“來嚼舌根,譬如:“你太閒了吧,還有時間學習,我工作都做不完了” or "你這麼認真,老闆肯定給了你很多錢“ or "工作這麼拼,還有哪個男人敢娶你“等等,太多太多冷嘲熱諷或說風涼話的例子了...
 
為了不顯得“突出(特立獨行)”,我總是很快就動搖了,然後跟著大夥兒一起取暖.鬼混過日子...
 
其實,這只是說明了,我身邊的朋友沒有“為自己打工”的類型。
 
與其花時間悔恨,我訂下了以下的行動計畫:
  1. 認真嚴肅地每天留點獨處和反思的時間給自己
  2. 持續訂閱和閱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第二季(讓正確的觀念陪伴著我的新生!)
  3. 如果遇到了"為自己打工”類型的人,絕對要好好把握,並想盡辦法讓他成為自己的良師益友
 
以往太過害怕自己鶴立雞群(甚至雞立鶴群),所以放棄了自己成長的機會,現在既然知道了“成長是唯一重要的事”這概念,就得好好守護這個原則,讓他成為自己選擇的依據。
 
如紫嚴導師今天的貼文:想成功,就得換一條路來走!

FB_IMG_150233862520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xur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