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去聽了一場號稱帶有「能量」的音樂會...

 

說在前面:基本上,我是相信基於量子物理的說法:「世間萬物都由能量(或者說振動頻率)構成的」。我也相信音樂是最好的調頻工具。因為我親身體驗過。但是這種事情畢竟偏向玄學,我個人並無特異功能可以看到或者證實什麼,我有的只是一種出於自身的感受,所以當有人說“什麼東西.什麼人或什麼地方有很強的能量”時,雖然多數時候我個人傾向於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但我不會去說服所有人相信。我會去鼓勵.去分享.去建議,但同時我也希望聽者抱有一絲的清醒,相信自身的經驗,而不是「盲從」或者「迷信」。

IMG_20170413_192810.jpg

音療 sound therapy」: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是在2015年10月,當時是拜訪南印屬光村的其中一個行程安排。接下來,陸陸續續地接觸了 Jiro 的「水晶缽音樂」,以及最近在台東體驗到的「靈氣水晶缽」。這些體驗都給予我很強的療癒作用!所以,當看到「樂先藥後」的概念時,我是十分認同的:「不同樂器產生的頻率,直接對應身體五臟六腑經脈,可達到調理疏通之作用。」

看到以下的節目表,我更是興奮不已:

螢幕快照 2017-04-15 下午1.20.02.png

帶著滿滿的期待赴會,以為可以遇見帶來我人生轉變的另一位大師...無奈整場音樂會裡,我的頭腦裡不斷生起疑惑,主辦方(或表演者)到底是基於怎樣的心態才會需要在節目裡播放大量的宣傳影片?到底是誰的主意把一場原本可能可以為聽者帶來人生改變的音樂會,搞得像是大型綜藝晚會般?一首首樂曲中間不斷出現串場主持人的洗腦台詞,讓情緒能量很難連貫,更難讓人認真嚴肅對待表演者;另外,請上台去帶動表演的近二三十位來賓(為了尊重長者,我就不評論業界老闆們的開場表演了...),理應帶有某種程度的示範效果,但台上多數人衣著雜亂.動作敷衍.表情木然,實在讓我感到啼笑皆非,我不禁心想:如果台上的人都那麼敷衍地做著動作,那怎麼激勵在台下的觀眾認真做,觀眾一認真不就顯得格外可笑?雖然我試圖用心去體會,試圖不被台上怪異的表演者影響,但我不得不給予整場表演這樣的評論:「它實在很像是一場官方安排的樣板戲,而且比樣板戲更糟.更隨便.更敷衍.更不用心!」可惜了,可惜了吳慎老師的音樂!

我對於吳慎老師的音樂和理論仍然是充滿敬意的!

整場音樂會我不會說我毫無所得,或許「能量」真的存在。我不適應的只不過是過於綜藝的節目安排,以及不用心的表演呈現。所以,我的建議是:與其參與這樣一場鬧哄哄的音樂會,不如回家買CD聽.買書看,你的收穫可能會比我(請容我大膽臆測,可能也比多數觀眾)在那天晚上多很多!

我自己如果有機會也會開始多多關注吳慎老師的音樂!

只是對於這種表演宣傳性質的節目,就會減少參與的熱度了...)

IMG_20170413_193714.jpg

IMG_20170413_192806.jpg

null.jpeg

 

繼續碎碎念:另外,如果真要於音樂會中播出宣傳影片,風潮唱片是不是可以找人幫忙吳慎老師把影片畫面和內容腳本的質感加強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xur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